|| 您好,欢迎访问广元报告网!
  • 关于我们
  • 今日要闻
  • 领导活动
  • 社会民生
  • 美文
  • 访谈
  • 人物
  • 文件下载
  • 新闻资讯   ||  首页 - 美文 - 报告文学
    一片深情在乡间
    发布时间:2020.11.23    新闻来源:本网原创   

    一片深情在乡间

    ——脱贫路上的女支书母小华

    (报告文学 · 九月菊)

       2018年春节,月山乡紫荆村,一排错落有致、崭新的砖混结构新房,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笑语欢声此起彼伏。屋外早早搭起的连桌席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美味菜肴,人们簇拥着一位中年妇女,争先恐后地向她敬酒,激情满怀地说道:

    母书记,感谢你呀!没有你我们就没有新房住……”

    母书记,我们遇到你这个支书,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啊……”

    母书记,你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我们一定记着……”

    母书记,我不会说话,我干了这杯酒……”

    ……

    那位被簇拥的母书记望着眼前那一双双诚的眼神,一双双泪盈盈的眼睛,自己早已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样的场景可不是笔者杜撰和描写出来的,而是发生在月山乡紫荆村小尖山集中建房安置点的真实场景。

     

    1

    被簇拥的母书记名叫母小华,女,1964年出生于月山乡紫荆村组一户家民家她在童年开始就耳濡目染、亲身经历了农村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月山乡紫荆村的时候紫荆村的人们也意识到国家将要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自己必须乘此东风奋斗一场。开发开放,国家政策放宽了,农民也可以进城去务工挣钱,这样一来,村里的孩子就缺少照顾,如果办一所幼儿园,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这个幼儿园教师让谁当呢?村干部们排来排去,认为只有母小华当幼儿园老师合适因为她年轻有活力,有责任心,做事稳妥。只是这待遇太低,不知她同意不同意。支部书记跟她谈了此事,她没有太多犹豫就应承下来。每月的工资只有5元钱,即使在那时也算太少,但母小华想,如果自己不干,村里的孩子就没人照顾。从此,母小华就成了幼儿园老师。而且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母小华生在农村,长在大山,自小就亲身经历了山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上学以后,课本中那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总是深深地吸引着她的目光,震憾着她的心灵。生活中她看到村里老一辈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们,在关键时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身影;在利益面前心中总是装着群众的高风亮节,常使她对英雄人物无比崇敬,对共产党员这个称呼无比向往。立志当一名共产党员,像老一辈党员那样为村里群众服务。她在当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中,一边带孩子,一边学习幼儿教育知识,取得了幼教资格;业余时间学习党和国家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多次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迫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977月,母小华终于如愿以偿,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加入党组织后她更加积极为党工作,多次被县乡党委评为优秀党员2000年,被紫荆村党支部选为支部委员,2013年,被推选为中共月山乡紫荆村党支部书记。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月山乡紫荆村

    月山位于苍溪县东北部,距县城64公里,东抵阆中龙泉镇,西邻南靠白驿镇,北接河地乡,幅员面积53.55平方公里,辖22个村(居)委员会,146个村(居)小组,5800户,人口21504人。几经撤并几番周,自2005以来仍定名为月山乡月山,山川秀美,群山起伏,山峦挺秀,古往今来令人向往。

    紫荆村,位于该乡境内的小尖山。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1078人,共有耕地面积1452亩。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115人,贫困人口占10.67%。贫困户如何脱贫,紫荆村如何跟上全乡、全县仍至全国脱贫奔小康的步伐,却始终是一道难以破解的命题。

    紫荆村和全县其他村一样,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但村里仍旧不会风平浪静,群众与干部长期对立,上访告状人员层出不穷,是全乡有名的上访村。无论谁当村干部,群众总是投不信任票,总是与干部针锋相对。乡党委驻村干部下村调研,村民们说,干部不是他们推的,不是拉选票上去的,就是用抑或靠后台背景上的。因此,干部根本做不到公开、公平公正。

    2013年,村支部改选,母小华被党员选举担任村支部书记。她一时懵了,自己虽然是土生土长,对村情民情了如指掌,但毕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恐怕难当重任!她坚决回绝了大家的好意。然而,过了几天,支部又重新开会讨论,结果母小华仍然高票当选村支书。母小华再一次回绝了。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三次在上级党委监督下进行投票选举,其支书仍然是母小华。还没有等母小华回绝,上级领导对她说:母小华同志,你是一名共产党员,你应该懂得个人服从组织这条纪律,党员选举你,是大家对你的信任,应该勇于担当才是。

    母小华最后服从了组织,准备担起紫荆村支部书记的担子。可没想到,当她在电话中征求丈夫意见时,丈夫却说,行啊,你当书记可以,那我们先离了婚吧!

    母小华没有与丈夫争吵,她在电话中向丈夫谈了村里情况,谈了村里父老乡亲那一双双期待的目光,谈了全村党员群众那对她的那份信任。她无法拒绝大家,更无法辜负党组织。最后,丈夫长叹一口气说,我不是反对你当书记,而是心疼你,村里多年积怨你能否解决?上级组织的要求你能否完成?如果你确定没问题,那你就干吧。

    有了丈夫的支持,母小华算是没了后顾之忧。她想,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得到群众支持,要想得到群众支持,首先要真心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既要有信心,又要以心换心。

      

    2

    母小华上任的第二年,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就进入了冲刺阶段,艰巨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她的肩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要求:脱贫攻坚必须使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眼看离全面脱贫收官时间仅剩下不到四年了,紫荆村40户贫困户的住房还未重建,特别是5户特困户,都是因病、因残等硬核因素致贫的,他们几近家贫如洗,根本拿不出钱来重建房屋,更不说异地搬迁了。

    房屋!房屋!如同小尖山一般压得母小华喘不过气。母小华心急如焚,食之无味,夜不能寐。最后她下定决心,哪怕自己出钱也要把全村5户特困户的房屋先建好。母小华决定先由四组特困户张×德家开始修建。

    ×德,48岁,青年时期父母早亡,自己便一个人浪迹于世。2000年,他在黑龙江打工时,认识了一个女子,结婚后才知道这女子有风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他们俩仍然冒险生孩子,显些丢了性命。先后住经过三次手术,命虽然保住了,可从此背了一身还不清的债务。母小华通过电话联系,得知他们一家三口又去了河北保定打工维持生活。他不是不愿意回家,俗话说: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可家里的几间土木结构房屋年久失修,几乎垮塌,已经鉴定为D级危房,无法住人,草窝不能遮风挡雨,只好长年在外租房居住,真可谓有家不能回。张×德听说村里扶贫攻坚,要为他家重新建房,高兴得语无伦次,当即决定回家建房。

    ×德见到母小华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建房自己还要出一部分钱时,他沉默了。良久,张×德才说,母书记,村里能不能想办法帮我先垫钱修房,我现在有1100元,全部给你,我在外打工,只要有了钱,一定先还给你们。母小华一听,眼泪都出来了,一千多元,对于建房而言,简直就是杯水不如啊!

    言谈中,张×德思念老家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母小华那颗柔软的心,一个久离家乡的游子眷念之情和似归心,是那样的浓厚迫切啊!作为村支书,也算是他的父母官了,没有理由不帮助他尽快建好房子,尽快使他拥有一个可以归来的家。古人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的书记啊!母小华召开了支部委员会议,她说,全村5户特困户的建房问题,要立即解决,这事由我亲自主抓,先从四组张×德家房子建起,逐户修建。当时,几个支委委员不无担心地说,张×德反正一时半会不会回家居住,暂时缓一缓吧,母小华坚持说,不,必须先修建张×德家的房子。国家补助金未到账,我去找那些愿意垫资的建筑商来承建,不足部分由我来想办法。

    话都说到这份上,大家还有啥说呢?只有全力支持。此,紫荆村开启了脱贫攻坚改建模式。

    母小华做事风格历来都是说到做到,雷厉风行!第二天,她便与张×德一起去乡政府办理建房各种批复手续;一起去供电所办理供电手续;一起去农商银行申请贴息贷款。一切手续办理结束,紧接着落实宅基地,宅基地确定后,建筑工人准备可进场施工了。

    那天,本来是开工大吉的日子,却没想到建筑老板就是迟迟不动土,他必须要村支书母小华给他立下字据,保证张×德的政府财政补助金到账后由母小华交给他,不然他就不承建此房。母小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老板的要求,她知道,这样的小工程一般有实力的建筑商是不会承接的,也只有这些没有多少资金小建筑商才肯接。写完字据,工程终于开工了。可紧接着新问题出现了:施工中需要小工,建筑工人只负责砌砖、支模、钢筋、浇灌混凝土;工人都是来自各地,生活都是由业主负责解决×德这个业主自己都没处吃和住,焉能为工人排忧解难?

    还是母小华出面应承下来,施工工人到饭。至于小工,母小华想了一招,轮流到村中各家各户为张×德当说客,请些能干杂活的人去帮忙,饭仍然由母小华家负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大家见书记母小华这么真心实意为群众做事,自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何况张×德也是乡里乡亲嘛!

    单就请义务小工帮忙一项,就为张×德节省开支万元。

    建房过程需要的木材,张×德家没有,又没钱去买,母小华就让木工师傅到自家坡上砍用,仍然不足,她又到村中各户求情,东家送一棵,西家送一棵,终于把建房用的房梁、椽子以及其它附属用木料找够了。这些价值恐怕又得上万元!

    有些工人问母小华:“母书记,这房子究竟是给谁修的?你这么用心,钱也垫了不少,不会是给你儿子修的吧?”

    母小华笑笑说:“我儿子是一名海军士官,儿媳在成都工作,你说他们会回紫荆村住吗?

    听了母小华的话,这些工人终于相信了母小华是一心为了她的村民。从此,对这位女书记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砖工任务完成,人家要求付清工钱才走人;支木工、钢筋混凝土等每一项工程完成,同样要求付清工钱,都是农民工,谁家都是等着钱用。很快,张×德两万元贴息贷款支完了。可要求支付的款项还多着呢,任凭母小华怎样为张×德精打细算,力求节省开支,可房屋修建需要钱的地方很多,自己为张×德垫支了近两万元后,手里的钱也捉襟见肘。而主体如期竣工后,又需要抹灰,需要沙石和水泥,需要水、电、电视、网络等设施设备安装,需要门窗以及室内装修。可政府补助金仍然未到账,怎么办,母小华又到处找亲戚、熟人,赊欠材料、门窗、灯具、便盆、至锅碗瓢盆。

    等到房屋基本完后,张×火急火燎地外出打工走了。至于欠下的债务,当然就甩锅于书记母小华了。

    一年后政府建房补助金到账,母小华并没有先扣除自己垫支的钱,而是逐一付清欠别人的债务清了农商行的小额贷款,才考虑自己的欠账。张×德家的房子建好已近四年了,可张×德仍然欠着母小华1.5万元。

     

    3

    鸟自爱巢人爱家。人人都想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德的房子建好后,极大地激发了村里其他特困户建房热情。如张××平、侯×、王×明。这些家庭的房屋都一个样: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虽然他们建房积极高,但哪一家都没有建房的钱,哪一家都没有建房的能力。他们对建房的要求却都不低,建房的地方风水不好不行;建房的宅基地面积不够大不行修建的质量不高不行。特别是张×生,本人患腰椎病,无法干重体力劳动,前几年因患病治疗效果佳,和人家医院打官司多年,在建房一开始,他就有解决不完的问题,首先是不愿意就地建房,说自己居住在龙潭河沟里,交通不便,地势陡峭,必须搬迁到小尖山梁上去重建,可是那里又没有他家的承包土地,宅基地要占别人的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与土地所有人协商。当母小华与人协调商量时,却被一口回绝了。母小华没有放弃,三番五次去做工作,最后又请了住村干部梁发元出面,一起去土地承包人家做工作。终于达成了协议,但要张×生赔偿青苗损失费一万元。母小华他们又软磨硬泡,讨价还价,6500元。谁知最后张×生只付给人家6000元,双方因此又吵翻了,眼看要前功尽弃,母小华赶紧出面,自己掏腰包付了500元,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事后张×生也没有还钱给母小华。

    母小华为贫困户垫钱何止500元呢?对她来说,5户特困户的房子修建完成,才是最重要的事。至于哪家欠她的钱多,哪家欠她的钱少,她从来都记不清,她也没打算记清,因为记清与记不清都一样,反正还不上。但有一样母小华记得十分清楚,那就是她为哪家赊购的东西没有付清人家的钱,哪家的贷款还未还清。

    ×良,患有严重胃病,早年离婚后就再没找到老婆,父子二人一起生活,儿子为了照顾他也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前些年贷款搭起了板房,搞起了养猪场,可由于技术原因,造成了连年亏损,欠账三十多万元后,再也不敢继续养猪不说,居住的房子垮塌法居住也没钱维修,只好一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他家被列为贫困户后,村里让他易地搬迁重建房屋,本人虽然态度积极,但人不家,所有建事宜都是由村两委负责到底,其实还是书记母小华忙前忙后跑手续、请施工队,找小工,垫钱赊材料,修好后才打电话叫他们回家居住。

    六组贫困户张×忠,68岁,小孙女患先天性脑瘫,儿媳离婚出走,儿子因而精神失常,后又染上肺结核,服药打针,住院治疗,一家几人病使原本残破不堪的家庭,又雪上加霜

    “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年近七旬×,本应该安享晚年,却不外出打工挣钱,他得养活病残的儿孙和年老的老伴儿,这是多么令人唏嘘的情景啊!

    母小华为他家建房,真是想尽办法,倾注心血,大包大揽,直到新房修好,一切就绪,才让他们搬进新居。

    紫荆村六组王×明,53岁,小时候因外伤致残,如今还要供养80多岁的老母亲,种了几亩庄稼地虽然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已成D级危房,多少年来,做梦都在想重新建房,可自己一分钱也没有。母小华如法炮制,亲手操办,平地建房,扫地搬家,送进新居。

    还有四组杨述芬,七组陈晓松,九组侯建。几户贫困户致贫因素大致相似,又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房屋破旧,家贫如洗。这几家的房屋又何尝不是母小华一手操劳,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呢?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母小华首先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住房问题,因为,如今吃饭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首要的居住条件的改善,只有安居,才能乐业。母小华为修建9户特困户的房屋,可谓是“献了身心献资金。”


    4

    时间眨眼间跨入了2018年,上级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又有了新要求,房屋重建户必须集中迁建,实行土地增减挂钩。紫荆村还有20D级危房;C级危房12户。

    房屋,还是房屋!

    母小华根据紫荆村的地理环境条件,反复思考后,准备规划两处集中迁建点。计划报送上级后,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都认为应该确定一个点。因为两个点建设成本会很高。然而,母小华坚持建设两个点,理由是集中点地块不足以容下全部建房户,假如不能容纳下所有建房户,有的人就会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拒绝搬迁,那样的话,紫荆村脱贫攻坚任务怎么完成?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又如何去实现?最后,上级部门给母小华提了个要求,如果你在40天内能完成土地开挖和场地平整,就批准紫荆村建两个点。母小华一听,没多想就答应了。

    其实,母小华早已胸有成竹,她连夜跑到邻近乡镇的一家叶岩砖厂,与砖厂老板商,让他们到小尖山去挖叶岩土制砖块,紫荆村不收一分钱,前提是必须按时间完成开挖土方,按要求平整好场地,并且在紫荆村集中建房开工后,必须保证每天供应一万砖块,确保工程如期完成。砖厂老板见母小华如此全心全意为村民谋利益,而且主动申明自己决不谋半点好处,认为此人可交,于是同意了母小华的条件。很快,砖厂就开着挖掘机等设备进场挖土了。

    可土地承包户不干了。说:

    凭啥全村人搬家要在我家的土地上修房子?

    我家土地被占了,谁赔呀?

    这些荒地我正准备办养场呢!

    ……

    总之,这些农户不同意占他们的土地,也不同意占他们家的荒山荒坡,平时荒着,这时候就是宝地了。怎么办?母小华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头入户做思想工作。母小华说,目前居住在龙潭河的那九户人家,至今没有公路,哪怕一条泥石路也没有,因为他们居住分散,地势陡峭,单独为他们修条公路还不如将他们迁到小尖山的这几层荒碥来集中建房。再说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低头不见抬见,你们就忍心看着他们穷居深沟?大家集中在一起居住,平时还能相互照顾,相互帮忙是不是?这些年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在村里居住的有多少人你们没觉得孤单吗?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母小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协调,终于说服了那几户土地所有人,同意在他们的土地上集中安置建房。

    40天期限,不但如期完成场地平整,而且还将成本降到了最低。上级部门终于批准了紫荆村建设两处集中建点。事到如今,你可别认为万事大吉了,麻烦的事才开头。先是一些搬迁户不是不愿意迁建,就是说新迁地无法搞家庭养殖,无法养猪、无法养鸡鸭鹅,那如何奔小康?母小华与那些搬迁户进行反复解释,反复沟通,向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向他们说明除了居住的房屋,接下来还要修建生活和养殖等农用配套房,只不过不能像过去那样和居住房屋连在一起,必须间隔一定距离;必须符合卫生防病要求;必须与是现代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相一致。苦口婆心、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终于打动了全村贫困户的心,集中迁建工程如期进行。

    因为前期工作的曲折艰巨,因为前期规划的反复修改,因为上级要求一次次更新完善,耽误了进展速度。所以上级要求整个工程务必在一百天内完成。这又给母小华出了一道难题。困难很大,但困难却难不倒支部书记母小华。她一方面与施工方协商,科学调整施工时间和顺序,砖工、支木工、钢筋工交叉进行,保持无缝衔接,确保工期,确保质量。小雨顶着干,大雨躲着干那些日子,母小华像一颗钉子一样盯在了工地上。每天早上天不亮,第一个朦胧的身影出现在工地的,那一定是母小华;晚上,工地上最后离开的那个朦胧身影,也一定是母小华。每当人们看见母小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都好言劝她不要太拼命,自己的身体会吃不消的。

    也有人问母小华:你这么拼命地干,到底是为啥?

    是啊!到底为了啥呢?儿子是海军士官,儿媳也有工作,两孩子收入不错。丈夫在外打工挣钱,自己办幼儿园也顺风顺水,自己还用得着这样拼命

    母小华笑笑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兑现当初向大家的承诺。

    信念,信念!母小华一诺千斤,初心不改!当年,母小华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她说过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好务。

    有人打过睹:如果母小华能把紫荆村的书记当抻展,我在手心里给你煎鱼吃!也有人说:

    谁当书记不都一样么?无非是烧萝卜换成了煮萝卜。

    她能把村里上访问题解决了,就算她有能耐了。

    等着吧,有好看的呢!

    ……

    人在做,天在看。母小华坚信:只要真正为了大家办事,大伙儿会看得见。

    出现开头的那些场景,足以说明,曾经以上访出名的紫荆村变了,紫荆村的老百姓变了,他们已经真正认识了现在的支部书记不是烧萝卜,更不是煮萝卜,是一个真正为老百姓干实事的好干部

    当年扬言要在自己的手心煎鱼吃的人,此时这个人的手也竖起来大拇指。


    5

    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老乡都富了,村才能脱贫,所有群众才能整齐划一、一个不少地迈向小康幸福路。曾记否?当年的紫荆村老是走在脱贫攻坚的后头,迟迟不肯跟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当年紫荆村的车头——村党支部在哪里?不知何时,已失信于民,群众上访不断。党员理想信仰淡薄,群众看不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哪里?

    2013年,紫荆村党支部改选,党员和群众一致推荐本村幼儿园教师、村支部委员母小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算是临危受命。说实话,母小华心里没底,一方面,自己在村里当幼儿园老师三十多年,已经难以割舍这份情感;另一方面,自己文化不高,没有真正在村里管理过事务。能否干好这个书记,她的内心忐忑不安,如履薄冰。母小华心清楚:自己是共产党员,党员就必须服从组织,既然上级把重任放在我肩上,是组织对我莫大的信任;既然全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致推荐我,表明他们寄予了我莫大希望,我不能让大伙儿失望。

    刚当书记那会儿,两一抹黑母小华没有气馁,什么事情总不是生下来就会做,总得从实践中边干边学,逐步提高。她利用十多天时间走遍了全村各家各户,与各组组长交谈,与群众对话,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最后进行问题梳理,发现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是出行难,全村有村、组道路共有28公里,混凝土路面仅1.2公里,余下的全是泥石路,一遇下雨天,外面的车进不去村,村里的车出不了。农副产品销售难,村民上街赶集摔断腿脚的事时有发生,多年来群众怨声载道。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千多前诗仙李白对行路难发出的嗟叹。一千多年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早已改变,而在紫荆村为啥还是老大难问题呢?想到这里,母小华的脸颊就有关些发烫,内心感到愧对全村父老乡亲,过去自己也是党员,也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如今我是党组织的领头雁,责无旁贷的要解决好群众出行难!

    母小华决心要有所作为。

    初生牛犊不怕虎,她准备试试运气。母小华到乡里找书记汇报情况,请乡政府将紫荆村道路硬化问题给予立项,然后她拿着乡政府的立项文件直接到县里,找熟人引见了县长。县长见她是一位女同志,也听了引荐人的介绍,问她:你就是月山乡紫荆村的女书记母小华?你一个女同志当书记,很能干嘛!可这个书记是要吃苦受气的哟,你有思想准备吗?

    母小华说县长,我既然承担了书记这份责任,就做好了思想准备,请县长放心。

    那天,她还向县长汇报了紫荆村的情况,请求县长批准紫荆村村道路硬项目。她的诚心最终打动了县长,县长破例批给了紫荆村3.5公里道硬化指标。

    硬化村道路项目很快下来,可村里却炸开了锅:这3.5公里先硬化哪一个组的路面呢?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总不能一个组硬化一小段吧?有人又在背后鼓捣说:

    看她母小华咋搁平这个事,如果处理不公,我们就到县上去告她徇私舞弊!

    也有的人三五成群到她家去,闹哄哄地要求必须先硬化他们组上的路面。也有人动员她的亲戚朋友去说情,要母小华先考虑他们组道路硬化。

    无奈之下,母小华只好召开村两委班子开会研究,最后讨论决定,比较哪个组经济园区发展规模大,效益好,就先硬化哪个组的路面。通过大家反复研究讨论决定认为:一、二、三、九组符合条件,路面化工程先在他们组实施。

    此方案一出,大伙儿无话可说,认为这样也还算公平。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起。有人又盯上了工程项目,说只要有项目就有腐败,她母小华积极搞项目,那是因为有利可图,有人还暗中计划着要监督质量。其实母小华早就打定主意,一定不能让工程承包人偷工减料,降低质量。为了这个工程,她得罪了不少人,这里面有上级领导介绍的工程承包人,有亲戚朋友介绍的工程承包人,她都一一回绝,必须通过公开招标最后八、九家公司通过竞标,汉斯堡建筑有限公司中标。

    开标后,母小华找到汉斯堡公司老板说:工程既然承揽了,就必须照合同执行,首要的是确保工程质量,路面宽度、混凝土浇铸厚度、标号强度必须达到要求。至于其他外生枝的事,一定要杜绝。我不会要你一分钱的好处费的,这一点你尽管放心好了,我说到做到但会亲自监督工程质量。

    工程开工后,母小华同样是每天盯在路上,监督质量。可是,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建筑老板趁夜深人静时,拉来30吨劣质水泥,放在了工地上,准备在浇铸时蒙混过去。没想到还是没有骗过母小华的眼睛,因为她始终盯紧标书上要求必须是碳铁厂生产的水泥,既然你暗中调换了厂家,说不准这里面就存在猫腻。母小华发现生产厂家不对,当即让承包人把水泥拉走,没有商量的余地。就这样3.5公里路面硬件化工程按时完工,村里群众听纷纷跑到路上来看,大家啧啧称赞

    说:这才像共产党干部干的事嘛!

    说:“看来共产党干部也是有差别的呀!

    说:真正的共产党干部又回来了。

    ……

    母小华听到这些话语,眼睛湿润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通过这项工程的实施,不仅奠定了母小华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奠定了紫荆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6

        紫荆村那间简陋会议室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个凝神静气,专心听母小华讲话,她说:

    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之一,修建完特困户房子,只是紫荆村脱贫攻坚任务的一部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紫荆村要全面脱贫,除了引导农户发展家庭经济,培育养殖大户,开办手工业、小微企业外,还必须壮大集体经济,怎样才能使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呢?按照乡党委政府要求,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响应国家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发展农业园区,发展规模养殖业、种植业,把集体经济搞起来。

    轮到大家发表意见时,大家顾虑重重

    我们这样一个穷村,能搞出啥经济园区?

    国家投资我们就搞,不投资怎么搞园区?

    村上搞集体经济,谁来负责管理?搞不好群众又要说是村干部贪污钱呢

    ……

    母小华信心百倍的说:我们可以因地制宜,搞水果、干果、苗木,还有生猪规模养殖,还可以种植中药材。总之,门路还是有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散会后,其他班子成员陆续离开,夜深人静,只有母小华,还在办公室挑灯伏案。因为明天,还有更多、更重任务在等待着她去思考,去谋划,去安排,去实施。

    母小华上以来,以脱贫攻坚为抓手,抓贫困户房屋重及集中搬迁建房,她带领紫荆村两委一班人,发扬负重自强,团结苦干,排难创新,勇争一流的苍溪精神,使一个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如期脱贫,变成了群众安居乐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小康村。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十佳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等,受到表彰奖励;2018年她被县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鉴于她在扶贫攻坚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一年,县电视台在拍摄扶贫攻坚专题片“秀美月山篇”时,对母小华进行了重点采访拍摄。在全乡引起极大反响。

    目前全村现有猕猴桃产业园60亩;核桃种植园25亩;珍稀林木苗圃25亩;优质柑橘70亩。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共60,种植有优质脆冠梨,2021年全面挂果,预计两年后进入盛果期后,总产值可达百万元以上。村上建有村卫生室、图书室、广播室、文化室。全村安全用电率100%;卫生安全饮用水覆盖率98%;有线电视、互联网全覆盖;全村仅剩下不到8公里未硬化的村组路,也已经列入了十四五规划之中;整治完成小型水库一座,山平塘4口;新建堰塘1口;新建防旱池4口;紫荆水库提灌设施安装完成,可灌溉全村300余亩农田。全村老百姓基本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要求,2020年全面通过省、国家脱贫攻坚考核验收。

    村里有人改编了一段豫剧唱词,用它来评价书记母小华,是比较中肯的:

    ……

    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不如男

    男子

    女子奉献在家园

    书记母小华

    致富领头雁

    不分昼夜修路建果园儿

    带领大家伙儿脱贫敢攻坚

    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村里

    新房一排排

    坡上产业园

    安居又乐业呀

    小康生活幸福万万年哪呀呼嘿

    ……

    一片深情在乡间

    ——脱贫路上的女支书母小华

    (报告文学 · 九月菊)

     

     

    2018年春节,月山乡紫荆村,一排错落有致、崭新的砖混结构新房,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笑语欢声此起彼伏。屋外早早搭起的连桌席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美味菜肴,人们簇拥着一位中年妇女,争先恐后地向她敬酒,激情满怀地说道:

    母书记,感谢你呀!没有你我们就没有新房住……”

    母书记,我们遇到你这个支书,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啊……”

    母书记,你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我们一定记着……”

    母书记,我不会说话,我干了这杯酒……”

    ……

    那位被簇拥的母书记望着眼前那一双双诚的眼神,一双双泪盈盈的眼睛,自己早已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样的场景可不是笔者杜撰和描写出来的,而是发生在月山乡紫荆村小尖山集中建房安置点的真实场景。

     

    1

    被簇拥的母书记名叫母小华,女,1964年出生于月山乡紫荆村组一户家民家她在童年开始就耳濡目染、亲身经历了农村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月山乡紫荆村的时候紫荆村的人们也意识到国家将要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自己必须乘此东风奋斗一场。开发开放,国家政策放宽了,农民也可以进城去务工挣钱,这样一来,村里的孩子就缺少照顾,如果办一所幼儿园,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这个幼儿园教师让谁当呢?村干部们排来排去,认为只有母小华当幼儿园老师合适因为她年轻有活力,有责任心,做事稳妥。只是这待遇太低,不知她同意不同意。支部书记跟她谈了此事,她没有太多犹豫就应承下来。每月的工资只有5元钱,即使在那时也算太少,但母小华想,如果自己不干,村里的孩子就没人照顾。从此,母小华就成了幼儿园老师。而且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母小华生在农村,长在大山,自小就亲身经历了山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上学以后,课本中那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总是深深地吸引着她的目光,震憾着她的心灵。生活中她看到村里老一辈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们,在关键时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身影;在利益面前心中总是装着群众的高风亮节,常使她对英雄人物无比崇敬,对共产党员这个称呼无比向往。立志当一名共产党员,像老一辈党员那样为村里群众服务。她在当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中,一边带孩子,一边学习幼儿教育知识,取得了幼教资格;业余时间学习党和国家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多次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迫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977月,母小华终于如愿以偿,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加入党组织后她更加积极为党工作,多次被县乡党委评为优秀党员2000年,被紫荆村党支部选为支部委员,2013年,被推选为中共月山乡紫荆村党支部书记。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月山乡紫荆村

    月山位于苍溪县东北部,距县城64公里,东抵阆中龙泉镇,西邻南靠白驿镇,北接河地乡,幅员面积53.55平方公里,辖22个村(居)委员会,146个村(居)小组,5800户,人口21504人。几经撤并几番周,自2005以来仍定名为月山乡月山,山川秀美,群山起伏,山峦挺秀,古往今来令人向往。

    紫荆村,位于该乡境内的小尖山。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1078人,共有耕地面积1452亩。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115人,贫困人口占10.67%。贫困户如何脱贫,紫荆村如何跟上全乡、全县仍至全国脱贫奔小康的步伐,却始终是一道难以破解的命题。

    紫荆村和全县其他村一样,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但村里仍旧不会风平浪静,群众与干部长期对立,上访告状人员层出不穷,是全乡有名的上访村。无论谁当村干部,群众总是投不信任票,总是与干部针锋相对。乡党委驻村干部下村调研,村民们说,干部不是他们推的,不是拉选票上去的,就是用抑或靠后台背景上的。因此,干部根本做不到公开、公平公正。

    2013年,村支部改选,母小华被党员选举担任村支部书记。她一时懵了,自己虽然是土生土长,对村情民情了如指掌,但毕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恐怕难当重任!她坚决回绝了大家的好意。然而,过了几天,支部又重新开会讨论,结果母小华仍然高票当选村支书。母小华再一次回绝了。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三次在上级党委监督下进行投票选举,其支书仍然是母小华。还没有等母小华回绝,上级领导对她说:母小华同志,你是一名共产党员,你应该懂得个人服从组织这条纪律,党员选举你,是大家对你的信任,应该勇于担当才是。

    母小华最后服从了组织,准备担起紫荆村支部书记的担子。可没想到,当她在电话中征求丈夫意见时,丈夫却说,行啊,你当书记可以,那我们先离了婚吧!

    母小华没有与丈夫争吵,她在电话中向丈夫谈了村里情况,谈了村里父老乡亲那一双双期待的目光,谈了全村党员群众那对她的那份信任。她无法拒绝大家,更无法辜负党组织。最后,丈夫长叹一口气说,我不是反对你当书记,而是心疼你,村里多年积怨你能否解决?上级组织的要求你能否完成?如果你确定没问题,那你就干吧。

    有了丈夫的支持,母小华算是没了后顾之忧。她想,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得到群众支持,要想得到群众支持,首先要真心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既要有信心,又要以心换心。

      

    2

    母小华上任的第二年,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就进入了冲刺阶段,艰巨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她的肩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要求:脱贫攻坚必须使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眼看离全面脱贫收官时间仅剩下不到四年了,紫荆村40户贫困户的住房还未重建,特别是5户特困户,都是因病、因残等硬核因素致贫的,他们几近家贫如洗,根本拿不出钱来重建房屋,更不说异地搬迁了。

    房屋!房屋!如同小尖山一般压得母小华喘不过气。母小华心急如焚,食之无味,夜不能寐。最后她下定决心,哪怕自己出钱也要把全村5户特困户的房屋先建好。母小华决定先由四组特困户张×德家开始修建。

    ×德,48岁,青年时期父母早亡,自己便一个人浪迹于世。2000年,他在黑龙江打工时,认识了一个女子,结婚后才知道这女子有风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他们俩仍然冒险生孩子,显些丢了性命。先后住经过三次手术,命虽然保住了,可从此背了一身还不清的债务。母小华通过电话联系,得知他们一家三口又去了河北保定打工维持生活。他不是不愿意回家,俗话说: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可家里的几间土木结构房屋年久失修,几乎垮塌,已经鉴定为D级危房,无法住人,草窝不能遮风挡雨,只好长年在外租房居住,真可谓有家不能回。张×德听说村里扶贫攻坚,要为他家重新建房,高兴得语无伦次,当即决定回家建房。

    ×德见到母小华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建房自己还要出一部分钱时,他沉默了。良久,张×德才说,母书记,村里能不能想办法帮我先垫钱修房,我现在有1100元,全部给你,我在外打工,只要有了钱,一定先还给你们。母小华一听,眼泪都出来了,一千多元,对于建房而言,简直就是杯水不如啊!

    言谈中,张×德思念老家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母小华那颗柔软的心,一个久离家乡的游子眷念之情和似归心,是那样的浓厚迫切啊!作为村支书,也算是他的父母官了,没有理由不帮助他尽快建好房子,尽快使他拥有一个可以归来的家。古人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的书记啊!母小华召开了支部委员会议,她说,全村5户特困户的建房问题,要立即解决,这事由我亲自主抓,先从四组张×德家房子建起,逐户修建。当时,几个支委委员不无担心地说,张×德反正一时半会不会回家居住,暂时缓一缓吧,母小华坚持说,不,必须先修建张×德家的房子。国家补助金未到账,我去找那些愿意垫资的建筑商来承建,不足部分由我来想办法。

    话都说到这份上,大家还有啥说呢?只有全力支持。此,紫荆村开启了脱贫攻坚改建模式。

    母小华做事风格历来都是说到做到,雷厉风行!第二天,她便与张×德一起去乡政府办理建房各种批复手续;一起去供电所办理供电手续;一起去农商银行申请贴息贷款。一切手续办理结束,紧接着落实宅基地,宅基地确定后,建筑工人准备可进场施工了。

    那天,本来是开工大吉的日子,却没想到建筑老板就是迟迟不动土,他必须要村支书母小华给他立下字据,保证张×德的政府财政补助金到账后由母小华交给他,不然他就不承建此房。母小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老板的要求,她知道,这样的小工程一般有实力的建筑商是不会承接的,也只有这些没有多少资金小建筑商才肯接。写完字据,工程终于开工了。可紧接着新问题出现了:施工中需要小工,建筑工人只负责砌砖、支模、钢筋、浇灌混凝土;工人都是来自各地,生活都是由业主负责解决×德这个业主自己都没处吃和住,焉能为工人排忧解难?

    还是母小华出面应承下来,施工工人到饭。至于小工,母小华想了一招,轮流到村中各家各户为张×德当说客,请些能干杂活的人去帮忙,饭仍然由母小华家负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大家见书记母小华这么真心实意为群众做事,自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何况张×德也是乡里乡亲嘛!

    单就请义务小工帮忙一项,就为张×德节省开支万元。

    建房过程需要的木材,张×德家没有,又没钱去买,母小华就让木工师傅到自家坡上砍用,仍然不足,她又到村中各户求情,东家送一棵,西家送一棵,终于把建房用的房梁、椽子以及其它附属用木料找够了。这些价值恐怕又得上万元!

    有些工人问母小华:“母书记,这房子究竟是给谁修的?你这么用心,钱也垫了不少,不会是给你儿子修的吧?”

    母小华笑笑说:“我儿子是一名海军士官,儿媳在成都工作,你说他们会回紫荆村住吗?

    听了母小华的话,这些工人终于相信了母小华是一心为了她的村民。从此,对这位女书记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砖工任务完成,人家要求付清工钱才走人;支木工、钢筋混凝土等每一项工程完成,同样要求付清工钱,都是农民工,谁家都是等着钱用。很快,张×德两万元贴息贷款支完了。可要求支付的款项还多着呢,任凭母小华怎样为张×德精打细算,力求节省开支,可房屋修建需要钱的地方很多,自己为张×德垫支了近两万元后,手里的钱也捉襟见肘。而主体如期竣工后,又需要抹灰,需要沙石和水泥,需要水、电、电视、网络等设施设备安装,需要门窗以及室内装修。可政府补助金仍然未到账,怎么办,母小华又到处找亲戚、熟人,赊欠材料、门窗、灯具、便盆、至锅碗瓢盆。

    等到房屋基本完后,张×火急火燎地外出打工走了。至于欠下的债务,当然就甩锅于书记母小华了。

    一年后政府建房补助金到账,母小华并没有先扣除自己垫支的钱,而是逐一付清欠别人的债务清了农商行的小额贷款,才考虑自己的欠账。张×德家的房子建好已近四年了,可张×德仍然欠着母小华1.5万元。

     

    3

    鸟自爱巢人爱家。人人都想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德的房子建好后,极大地激发了村里其他特困户建房热情。如张××平、侯×、王×明。这些家庭的房屋都一个样: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虽然他们建房积极高,但哪一家都没有建房的钱,哪一家都没有建房的能力。他们对建房的要求却都不低,建房的地方风水不好不行;建房的宅基地面积不够大不行修建的质量不高不行。特别是张×生,本人患腰椎病,无法干重体力劳动,前几年因患病治疗效果佳,和人家医院打官司多年,在建房一开始,他就有解决不完的问题,首先是不愿意就地建房,说自己居住在龙潭河沟里,交通不便,地势陡峭,必须搬迁到小尖山梁上去重建,可是那里又没有他家的承包土地,宅基地要占别人的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与土地所有人协商。当母小华与人协调商量时,却被一口回绝了。母小华没有放弃,三番五次去做工作,最后又请了住村干部梁发元出面,一起去土地承包人家做工作。终于达成了协议,但要张×生赔偿青苗损失费一万元。母小华他们又软磨硬泡,讨价还价,6500元。谁知最后张×生只付给人家6000元,双方因此又吵翻了,眼看要前功尽弃,母小华赶紧出面,自己掏腰包付了500元,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事后张×生也没有还钱给母小华。

    母小华为贫困户垫钱何止500元呢?对她来说,5户特困户的房子修建完成,才是最重要的事。至于哪家欠她的钱多,哪家欠她的钱少,她从来都记不清,她也没打算记清,因为记清与记不清都一样,反正还不上。但有一样母小华记得十分清楚,那就是她为哪家赊购的东西没有付清人家的钱,哪家的贷款还未还清。

    ×良,患有严重胃病,早年离婚后就再没找到老婆,父子二人一起生活,儿子为了照顾他也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前些年贷款搭起了板房,搞起了养猪场,可由于技术原因,造成了连年亏损,欠账三十多万元后,再也不敢继续养猪不说,居住的房子垮塌法居住也没钱维修,只好一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他家被列为贫困户后,村里让他易地搬迁重建房屋,本人虽然态度积极,但人不家,所有建事宜都是由村两委负责到底,其实还是书记母小华忙前忙后跑手续、请施工队,找小工,垫钱赊材料,修好后才打电话叫他们回家居住。

    六组贫困户张×忠,68岁,小孙女患先天性脑瘫,儿媳离婚出走,儿子因而精神失常,后又染上肺结核,服药打针,住院治疗,一家几人病使原本残破不堪的家庭,又雪上加霜

    “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年近七旬×,本应该安享晚年,却不外出打工挣钱,他得养活病残的儿孙和年老的老伴儿,这是多么令人唏嘘的情景啊!

    母小华为他家建房,真是想尽办法,倾注心血,大包大揽,直到新房修好,一切就绪,才让他们搬进新居。

    紫荆村六组王×明,53岁,小时候因外伤致残,如今还要供养80多岁的老母亲,种了几亩庄稼地虽然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已成D级危房,多少年来,做梦都在想重新建房,可自己一分钱也没有。母小华如法炮制,亲手操办,平地建房,扫地搬家,送进新居。

    还有四组杨述芬,七组陈晓松,九组侯建。几户贫困户致贫因素大致相似,又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房屋破旧,家贫如洗。这几家的房屋又何尝不是母小华一手操劳,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呢?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母小华首先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住房问题,因为,如今吃饭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首要的居住条件的改善,只有安居,才能乐业。母小华为修建9户特困户的房屋,可谓是“献了身心献资金。”


    4

    时间眨眼间跨入了2018年,上级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又有了新要求,房屋重建户必须集中迁建,实行土地增减挂钩。紫荆村还有20D级危房;C级危房12户。

    房屋,还是房屋!

    母小华根据紫荆村的地理环境条件,反复思考后,准备规划两处集中迁建点。计划报送上级后,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都认为应该确定一个点。因为两个点建设成本会很高。然而,母小华坚持建设两个点,理由是集中点地块不足以容下全部建房户,假如不能容纳下所有建房户,有的人就会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拒绝搬迁,那样的话,紫荆村脱贫攻坚任务怎么完成?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又如何去实现?最后,上级部门给母小华提了个要求,如果你在40天内能完成土地开挖和场地平整,就批准紫荆村建两个点。母小华一听,没多想就答应了。

    其实,母小华早已胸有成竹,她连夜跑到邻近乡镇的一家叶岩砖厂,与砖厂老板商,让他们到小尖山去挖叶岩土制砖块,紫荆村不收一分钱,前提是必须按时间完成开挖土方,按要求平整好场地,并且在紫荆村集中建房开工后,必须保证每天供应一万砖块,确保工程如期完成。砖厂老板见母小华如此全心全意为村民谋利益,而且主动申明自己决不谋半点好处,认为此人可交,于是同意了母小华的条件。很快,砖厂就开着挖掘机等设备进场挖土了。

    可土地承包户不干了。说:

    凭啥全村人搬家要在我家的土地上修房子?

    我家土地被占了,谁赔呀?

    这些荒地我正准备办养场呢!

    ……

    总之,这些农户不同意占他们的土地,也不同意占他们家的荒山荒坡,平时荒着,这时候就是宝地了。怎么办?母小华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头入户做思想工作。母小华说,目前居住在龙潭河的那九户人家,至今没有公路,哪怕一条泥石路也没有,因为他们居住分散,地势陡峭,单独为他们修条公路还不如将他们迁到小尖山的这几层荒碥来集中建房。再说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低头不见抬见,你们就忍心看着他们穷居深沟?大家集中在一起居住,平时还能相互照顾,相互帮忙是不是?这些年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在村里居住的有多少人你们没觉得孤单吗?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母小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协调,终于说服了那几户土地所有人,同意在他们的土地上集中安置建房。

    40天期限,不但如期完成场地平整,而且还将成本降到了最低。上级部门终于批准了紫荆村建设两处集中建点。事到如今,你可别认为万事大吉了,麻烦的事才开头。先是一些搬迁户不是不愿意迁建,就是说新迁地无法搞家庭养殖,无法养猪、无法养鸡鸭鹅,那如何奔小康?母小华与那些搬迁户进行反复解释,反复沟通,向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向他们说明除了居住的房屋,接下来还要修建生活和养殖等农用配套房,只不过不能像过去那样和居住房屋连在一起,必须间隔一定距离;必须符合卫生防病要求;必须与是现代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相一致。苦口婆心、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终于打动了全村贫困户的心,集中迁建工程如期进行。

    因为前期工作的曲折艰巨,因为前期规划的反复修改,因为上级要求一次次更新完善,耽误了进展速度。所以上级要求整个工程务必在一百天内完成。这又给母小华出了一道难题。困难很大,但困难却难不倒支部书记母小华。她一方面与施工方协商,科学调整施工时间和顺序,砖工、支木工、钢筋工交叉进行,保持无缝衔接,确保工期,确保质量。小雨顶着干,大雨躲着干那些日子,母小华像一颗钉子一样盯在了工地上。每天早上天不亮,第一个朦胧的身影出现在工地的,那一定是母小华;晚上,工地上最后离开的那个朦胧身影,也一定是母小华。每当人们看见母小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都好言劝她不要太拼命,自己的身体会吃不消的。

    也有人问母小华:你这么拼命地干,到底是为啥?

    是啊!到底为了啥呢?儿子是海军士官,儿媳也有工作,两孩子收入不错。丈夫在外打工挣钱,自己办幼儿园也顺风顺水,自己还用得着这样拼命

    母小华笑笑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兑现当初向大家的承诺。

    信念,信念!母小华一诺千斤,初心不改!当年,母小华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她说过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好务。

    有人打过睹:如果母小华能把紫荆村的书记当抻展,我在手心里给你煎鱼吃!也有人说:

    谁当书记不都一样么?无非是烧萝卜换成了煮萝卜。

    她能把村里上访问题解决了,就算她有能耐了。

    等着吧,有好看的呢!

    ……

    人在做,天在看。母小华坚信:只要真正为了大家办事,大伙儿会看得见。

    出现开头的那些场景,足以说明,曾经以上访出名的紫荆村变了,紫荆村的老百姓变了,他们已经真正认识了现在的支部书记不是烧萝卜,更不是煮萝卜,是一个真正为老百姓干实事的好干部

    当年扬言要在自己的手心煎鱼吃的人,此时这个人的手也竖起来大拇指。


    5

    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老乡都富了,村才能脱贫,所有群众才能整齐划一、一个不少地迈向小康幸福路。曾记否?当年的紫荆村老是走在脱贫攻坚的后头,迟迟不肯跟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当年紫荆村的车头——村党支部在哪里?不知何时,已失信于民,群众上访不断。党员理想信仰淡薄,群众看不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哪里?

    2013年,紫荆村党支部改选,党员和群众一致推荐本村幼儿园教师、村支部委员母小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算是临危受命。说实话,母小华心里没底,一方面,自己在村里当幼儿园老师三十多年,已经难以割舍这份情感;另一方面,自己文化不高,没有真正在村里管理过事务。能否干好这个书记,她的内心忐忑不安,如履薄冰。母小华心清楚:自己是共产党员,党员就必须服从组织,既然上级把重任放在我肩上,是组织对我莫大的信任;既然全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致推荐我,表明他们寄予了我莫大希望,我不能让大伙儿失望。

    刚当书记那会儿,两一抹黑母小华没有气馁,什么事情总不是生下来就会做,总得从实践中边干边学,逐步提高。她利用十多天时间走遍了全村各家各户,与各组组长交谈,与群众对话,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最后进行问题梳理,发现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是出行难,全村有村、组道路共有28公里,混凝土路面仅1.2公里,余下的全是泥石路,一遇下雨天,外面的车进不去村,村里的车出不了。农副产品销售难,村民上街赶集摔断腿脚的事时有发生,多年来群众怨声载道。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千多前诗仙李白对行路难发出的嗟叹。一千多年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早已改变,而在紫荆村为啥还是老大难问题呢?想到这里,母小华的脸颊就有关些发烫,内心感到愧对全村父老乡亲,过去自己也是党员,也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如今我是党组织的领头雁,责无旁贷的要解决好群众出行难!

    母小华决心要有所作为。

    初生牛犊不怕虎,她准备试试运气。母小华到乡里找书记汇报情况,请乡政府将紫荆村道路硬化问题给予立项,然后她拿着乡政府的立项文件直接到县里,找熟人引见了县长。县长见她是一位女同志,也听了引荐人的介绍,问她:你就是月山乡紫荆村的女书记母小华?你一个女同志当书记,很能干嘛!可这个书记是要吃苦受气的哟,你有思想准备吗?

    母小华说县长,我既然承担了书记这份责任,就做好了思想准备,请县长放心。

    那天,她还向县长汇报了紫荆村的情况,请求县长批准紫荆村村道路硬项目。她的诚心最终打动了县长,县长破例批给了紫荆村3.5公里道硬化指标。

    硬化村道路项目很快下来,可村里却炸开了锅:这3.5公里先硬化哪一个组的路面呢?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总不能一个组硬化一小段吧?有人又在背后鼓捣说:

    看她母小华咋搁平这个事,如果处理不公,我们就到县上去告她徇私舞弊!

    也有的人三五成群到她家去,闹哄哄地要求必须先硬化他们组上的路面。也有人动员她的亲戚朋友去说情,要母小华先考虑他们组道路硬化。

    无奈之下,母小华只好召开村两委班子开会研究,最后讨论决定,比较哪个组经济园区发展规模大,效益好,就先硬化哪个组的路面。通过大家反复研究讨论决定认为:一、二、三、九组符合条件,路面化工程先在他们组实施。

    此方案一出,大伙儿无话可说,认为这样也还算公平。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起。有人又盯上了工程项目,说只要有项目就有腐败,她母小华积极搞项目,那是因为有利可图,有人还暗中计划着要监督质量。其实母小华早就打定主意,一定不能让工程承包人偷工减料,降低质量。为了这个工程,她得罪了不少人,这里面有上级领导介绍的工程承包人,有亲戚朋友介绍的工程承包人,她都一一回绝,必须通过公开招标最后八、九家公司通过竞标,汉斯堡建筑有限公司中标。

    开标后,母小华找到汉斯堡公司老板说:工程既然承揽了,就必须照合同执行,首要的是确保工程质量,路面宽度、混凝土浇铸厚度、标号强度必须达到要求。至于其他外生枝的事,一定要杜绝。我不会要你一分钱的好处费的,这一点你尽管放心好了,我说到做到但会亲自监督工程质量。

    工程开工后,母小华同样是每天盯在路上,监督质量。可是,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建筑老板趁夜深人静时,拉来30吨劣质水泥,放在了工地上,准备在浇铸时蒙混过去。没想到还是没有骗过母小华的眼睛,因为她始终盯紧标书上要求必须是碳铁厂生产的水泥,既然你暗中调换了厂家,说不准这里面就存在猫腻。母小华发现生产厂家不对,当即让承包人把水泥拉走,没有商量的余地。就这样3.5公里路面硬件化工程按时完工,村里群众听纷纷跑到路上来看,大家啧啧称赞

    说:这才像共产党干部干的事嘛!

    说:“看来共产党干部也是有差别的呀!

    说:真正的共产党干部又回来了。

    ……

    母小华听到这些话语,眼睛湿润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通过这项工程的实施,不仅奠定了母小华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奠定了紫荆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6

        紫荆村那间简陋会议室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个凝神静气,专心听母小华讲话,她说:

    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之一,修建完特困户房子,只是紫荆村脱贫攻坚任务的一部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紫荆村要全面脱贫,除了引导农户发展家庭经济,培育养殖大户,开办手工业、小微企业外,还必须壮大集体经济,怎样才能使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呢?按照乡党委政府要求,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响应国家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发展农业园区,发展规模养殖业、种植业,把集体经济搞起来。

    轮到大家发表意见时,大家顾虑重重

    我们这样一个穷村,能搞出啥经济园区?

    国家投资我们就搞,不投资怎么搞园区?

    村上搞集体经济,谁来负责管理?搞不好群众又要说是村干部贪污钱呢

    ……

    母小华信心百倍的说:我们可以因地制宜,搞水果、干果、苗木,还有生猪规模养殖,还可以种植中药材。总之,门路还是有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散会后,其他班子成员陆续离开,夜深人静,只有母小华,还在办公室挑灯伏案。因为明天,还有更多、更重任务在等待着她去思考,去谋划,去安排,去实施。

    母小华上以来,以脱贫攻坚为抓手,抓贫困户房屋重及集中搬迁建房,她带领紫荆村两委一班人,发扬负重自强,团结苦干,排难创新,勇争一流的苍溪精神,使一个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如期脱贫,变成了群众安居乐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小康村。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十佳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等,受到表彰奖励;2018年她被县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鉴于她在扶贫攻坚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一年,县电视台在拍摄扶贫攻坚专题片“秀美月山篇”时,对母小华进行了重点采访拍摄。在全乡引起极大反响。

    目前全村现有猕猴桃产业园60亩;核桃种植园25亩;珍稀林木苗圃25亩;优质柑橘70亩。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共60,种植有优质脆冠梨,2021年全面挂果,预计两年后进入盛果期后,总产值可达百万元以上。村上建有村卫生室、图书室、广播室、文化室。全村安全用电率100%;卫生安全饮用水覆盖率98%;有线电视、互联网全覆盖;全村仅剩下不到8公里未硬化的村组路,也已经列入了十四五规划之中;整治完成小型水库一座,山平塘4口;新建堰塘1口;新建防旱池4口;紫荆水库提灌设施安装完成,可灌溉全村300余亩农田。全村老百姓基本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要求,2020年全面通过省、国家脱贫攻坚考核验收。

    村里有人改编了一段豫剧唱词,用它来评价书记母小华,是比较中肯的:

    ……

    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不如男

    男子

    女子奉献在家园

    书记母小华

    致富领头雁

    不分昼夜修路建果园儿

    带领大家伙儿脱贫敢攻坚

    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村里

    新房一排排

    坡上产业园

    安居又乐业呀

    小康生活幸福万万年哪呀呼嘿

    ……一片深情在乡间


    62.9K
    版权申明:如图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或访问首页留言系统反馈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查看处理)
    广元市作家协会主管 广元市报告文学学会主办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