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广元报告网!
  • 关于我们
  • 今日要闻
  • 领导活动
  • 社会民生
  • 美文
  • 访谈
  • 人物
  • 文件下载
  • 新闻资讯   ||  首页 - 美文 - 报告文学
    青川:精准扶贫一路歌
    发布时间:2020.08.17    新闻来源:本网原创   

          青川:精准扶贫一路歌

     盛夏时节,因工作需要,我有幸来到青川县城以西30公里的蒿溪、乐安、三锅三个乡镇,近距离感受青川在2008年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后,国家脱贫攻坚伟大战役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又一次华丽蜕变。

         脱贫感党恩  致富帮乡亲

    来到三锅镇民利村袁李先家,两口子正在给彩钢雨棚下料,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说明来意后,袁李先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活儿,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落坐。

                

    经了解,袁李先家庭人口5人,70来岁的母亲长年患冠心病、肾衰竭等重大疾病,致使还没有完全摆脱地震重建经济危机的家庭再一次陷入困境。2014年,袁李先家庭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三锅镇是青川食用菌产业大镇,有较好的农业产业发展氛围。袁李先之前在食用菌产业园务工时也学得一些羊肚菌种植技术,也曾想过发展食用菌种植,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只能断了这个念想。关键时刻,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圆了袁李先的种植梦。2016年,他贷款4万元,在自己的承包地里试种了一些羊肚菌。袁李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心管护,细致培育,一年忙活下来,第一笔羊肚菌种植纯收入8000余元。妻子在一旁插话说,那段时间,是丈夫最高兴的时候,也是我们这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候。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帮扶干部到家时,袁李先常问一些城里的新鲜事;扶贫政策宣传时,袁李先常主动去听听又有哪些新政策;各级组织的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时,袁李先都要争取去学习的机会。记得在全镇举办的电焊技术培训班上,技术指导老师一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深深扎进了袁李先的心,他决心一定要学会焊接这门手艺。为了快速学会技术,他到镇上的钢筋水泥建材店做零工,到建筑工地上去打短工。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下半年,他的电焊技术已经很娴熟了。跟家人商量后,他毅然决定拿出种植羊肚菌攒下的钱搞户外彩钢雨棚焊接。

    在政府的引导和帮扶干部的鼓励下,为节约成本,亲自到绵阳去进原材料,场地就在自家院子里干,摊子很快就铺开来,当年人均纯收入就达到近6000元。由于袁李先购进的原材料可靠,态度谦和,技术成熟,价格合理,经济条件欠佳的仅仅收个成本,所做的彩钢雨棚很快得到乡里乡亲的认可。从2018年开始,每年的焊接订单均达到15万元以上,一年的稳定收入能达到4万元以上。妻子说,就是这两年看他太累了,活儿多的做不过来,有时还得请一两个工人帮忙打个下手。

    问起袁李先的长远打算时,他感慨地说:非常感恩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干部的真帮实扶。健康扶贫政策解决了母亲看病的大头药费,产业扶贫给我们指明了脱贫致富的方向,金融扶贫给了我最大的资金支持,教育扶贫减轻了我们送娃儿读书的经济负担。在这些好政策的关心支持下,必须下定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下一步,准备再建一个养殖场,发展牛、羊养殖产业,进一步增加收入。有了能力,也帮帮乡亲们,让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身残意志坚  儿女双优秀

    走访中,随行人员在不经意间说起蒿溪回族乡青光村三社贫困户何太刚身残志坚、儿女双优的故事时,我就决定必须去看一看这家人。

    由于提前通过村干部预约,何太刚坐在轮椅上,早早地在院门口迎接我的到来。一个上下层的小小院落,四周放满了蜂巢,蜜蜂在漫天飞舞着,一层楼的农村典型土木结构住房,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井然有序。一阵寒暄并说明来意后,我们被热情地请到了屋子里。

    经过进一步了解,何太刚36岁那年, 因单边车祸造成高位截瘫,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个震后重建负债累累的家庭雪上加霜,躺在病床上的他一时间陷入痛苦、自责和绝望之中。在父母的精心照料、妻子的苦心陪伴、孩子们的乖巧鼓励和亲朋好友的热心开导下,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并增添了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只是看着一家老小上上下下的忙碌着,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而常常愧疚不安。

                 

    一天,邻居边绣十字绣边串门闲聊,何太刚突然来了灵感,详细问询邻居绣制方法并在其指导下完成了第一幅作品。从此,何太刚似走火入魔,一闲下来就拿起绣花针,技艺越来越精,图案越绣越俊。一个大男人手拿绣花针的故事不久便在村子周边传开了,一位小商贩慕名来到他家一下子收购了10幅作品,何太刚一时间高兴得像个孩子,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因为,这是他出车祸一年多以来为家庭挣到的第一笔收入。

    2014年起,在国家精准扶贫系列政策的扶持下,何太刚更是看到了致富希望。一方面,他认为养蜂投资少,不费体力,再加上自己农村的房子很适合,于是,就潜心学习中蜂养殖技术,通过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发展中蜂养殖40余箱,每年产出近300斤优质土蜂蜜。另一方面,从帮扶干部指导网上销售土蜂蜜中受到启发,在阿里巴巴公司青川负责人赵海玲的帮助下经营起网店,将蒿溪的茶叶、核桃、食用菌等土特产品销售到了千家万户。从此,高位截瘫的何太刚为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当初决定要辍学打工挣钱补贴家用的儿子得以继续学业,而且成绩一下子从年级50名上升到年级10名以内。如今,儿子正攻读研究生,且生活费全是自己挣,不用家人操心。很遗憾,儿子因调研课题任务暑期没有回来,我未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但从父亲的言谈中,我品味出这个家庭下一代的自律与坚强,自信和力量。

    这时,我将注意力转向了家中的小女儿。这个全班成绩第1名、年级成绩15名的小女孩不仅文化成绩优秀,德育、体育方面奖状一大摞,尽管年纪尚小,但她也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跟哥哥一样,考入好的大学,将来报答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当问到女儿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时,她坚定地说,想当科学家,研究机器人,让爸爸能够摆脱轮椅的束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奔跑。女儿的声音尚且稚嫩,但言语之中却让我心酸和感动,心酸的是这么美好和睦的一家人,却不得不接受生活的极度施压和考验;感动的是我看到这个家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毅志力,在困难面前,他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不屈不挠。

    因没有装现金的习惯,临行前,我主动加何太刚微信并转给500元钱,表示支持他的网店发展,然而,无论怎么劝说他都不肯收下。身残志坚的何太刚,给我留下了青川之行最大的遗憾。

              勤劳兴产业 快富奔小康

    在乐安镇向阳村王清烈家,这个贫困户已看不出任何贫困的印迹。二层的小楼里,现代家具一应俱全,其中一间屋子堆满了天麻,竹荪、耳子等特色产品,一家人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原来,该户当年因住在山里面,交通条件太落后被评定为贫困户。易地搬迁后,居住条件好了,但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甚微。帮扶责任人马海东综合王清烈家庭人员结构、土地面积及位置、收入来源等情况后,会同村干部“量身打造”了致富产业规划:“你家中既有生病的老人需要照顾,孩子也在读书,出去打工挣钱不太现实,寺坪社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种植天麻、竹荪最为适宜,国家不仅会给你发放产业扶持资金,同时你还可申请扶贫小额信贷,镇村两级干部会给你提供技术指导,产品丰收后,专业合作社为你提供销售途径,方便又省心,包赚不亏本。”王清烈听了详细的规划后非常兴奋并当即表态说,有政府的支持,有勤劳的双手,我相信会种出满意的产品,使全家人过上好日子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家庭种植收入就超过了4万元。王清烈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后,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迅速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现在已培育天麻种子30余箱,种植天麻10余亩,种植竹荪5亩多,去年仅农产品收入就高达13万元。王清烈人均纯收入年年递增,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从当年的贫困户一下子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他毫不保留的将种植技术传授给周边的农户,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如今,在王清烈的带动下,天麻、竹荪种植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谈起致富经验时,王清烈说,人一旦懒了,再好的政策也没用。只要路子走对了,加上人勤快、政策好,不想富都不行。

                

    奔康致富信心满,精准扶贫一路歌。行走在山乡人家,触摸沧海桑田巨变,我敬佩遭受变故创伤家庭的顽强毅力和涅槃重生;我点赞千万结对帮扶责任人的倾情付出和无私奉献;我欣慰广大基层干部一声令下的使命担当和任劳任怨;我见证万千农村家庭各种原因致贫后的超凡脱俗和华丽蜕变;我感恩这个伟大时代的为民发展愿景和为民服务情怀。

                            (作者:李大鹏  广元市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

    62.9K
    版权申明:如图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或访问首页留言系统反馈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查看处理)
    广元市作家协会主管 广元市报告文学学会主办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