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广元市人民政府 | 四川日报网 | 广元市作家协会 | 广元报告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 美文 - 散文
【佳作欣赏】亦真亦幻天曌山
发布时间:2019.09.09     新闻来源:广元报告网        主编:杨威

孙先成


       中国·四川·广元,北纬30°,是一个世界上常常出现神奇的地方。广元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处,是四川的北大门。古称利州,已有2300多年历史,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在此生存繁衍。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成为军事家的必争之地和政治家关注的热点区域。神奇的秦巴山脉在这里绵延,灵异的嘉陵江水把这里滋养,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这里孕育。在这里,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融合,北国风光与西南名胜牵手,位于川陕甘渝中心城市之中心,底蕴厚重,见证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时序更替,荣辱兴衰。
       这里有诸葛亮北伐中原时走过的明月峡;有唐明皇仓促幸蜀穿越的世界奇观翠云廊;有武则天童年嬉戏的黑龙潭;有唐朝诗人李白捻须呤哦《蜀道难》的那座座山峰;有宋朝诗人陆游细雨中骑毛驴经过的剑门雄关;还有亦真亦幻的天曌神山。

       中国的名山有很多,有的绵延横亘,有的险峻挺拔,有的巍峨傲立,各有各的妙处。看多了奇峰罗立,怪石嶙峋,唐代诗人刘禹锡说出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天曌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城西14公里处,乃龙门山与米仓山交汇地之南麓,纵横26平方公里,一条南北如龙脊的山梁将之一分为二。东为前山,主峰天台,海拔1100米;西名后山,主峰艮台,海拔1602米。天曌山因群峰之中突凸立出一块巨大的平台,有如天上的“玉宇琼台”,天曌山山峰奇秀,流水优美。幽谷藏曲径,奇石生异花。重峦叠翠,山上布满古柏、苍松。因天台上曾现佛光金莲,故尔山中多佛寺、道观。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游人如织。“松涛夹林浪,柯声伴梵音”。释道儒汇聚于一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红花白根青莲叶,三教原本是一家”, 在这奇、幽、异、险、翠的天曌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天曌山,数万亩深林,郁郁葱葱,山风吹来,松涛阵阵。山溪里潺潺的流泉,闪烁雪浪花,弹奏着大自然的心曲,用五彩缤纷的音符,歌唱绿色的相思。飘渺的雾,忽悠悠的如幻如梦,浮在眼前,浮在人的心头。红日当空,浓萌覆地,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群山苍苍,林海茫茫。望脚下,云雾缭绕,如临仙境。山是如此的雄奇、俊俏、妩媚,像塔、如柱、似城,更像晶莹的玛瑙和透亮的琉璃雕塑,从古老、悠远的岁月走来,在山中能呼唤到芬芳的空气。山是如此深邃、博大、伟岸。它的眼睛在云霞和阳光里穿越;它的胸怀中沸腾着涧泉的轰鸣和树木花草的光影;它用宽阔的臂膀挽着奔腾的山脉,朝着岁月和大自然的历史走去,给世人留下一个永远庄严和磅礴的身影。
       春夏之季,是游览的最佳时间。那时,山上不仅是绿色王国,也是花的海洋,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山茶花、野玫瑰、七里香、山菊花、红色、白色和黄色。一朵朵、一枝枝、一片片,在森林中各显风姿,装点着这如诗如画的游览胜地。
天曌山,山连山、山套山,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幽谷古藤、林莽草甸,柳泉飞瀑、鸟语花香、露水星星、雾霭流岚……天地精华尽收眼底。无数的翠峰、幽谷、清流,全在山上起伏、流动、闪烁。
       龙年夏日的一个清晨,天际薄云悄然隐去,一个玫瑰的黎明盖过视野。窗外小溪,被淡淡的晨雾朦胧得云淡风轻。我徜徉于林间,休闲的脚步,如低飞小蝶,落地成诗,古老而年轻的溪渠从密林深处款款而来。一些不知名的花儿,暗香幽芳,悄然绽放。东风吹落的鸟语,惊醒朵朵对水梳妆的花儿,莺莺鸟语间花枝乱颤。山势多姿,瀑亦多姿。有的瀑布仪态万方,奔流飞洒,崖壁上水花竞开,似烟非烟,似雨非雨,湿漉漉的山风穿林而散,枝叶间水色空蒙,如梦如幻。有的瀑布风情万种,朦胧雨雾飘飘渺渺,柔若无骨地宣泄多情,如一把透明的竖琴,轻轻诉说千年的罗汉和成仙的道士那亘古不变的神话。
       我在晨光缥缈的薄雾中穿行,踏着露水,沿着崎岖的石径接近大山。走进云烟缭绕的峡谷,山道弯弯,层层缠绕,柔嫩的野草飘过,绿绿的小风一款款与我撞个满怀。被惊醒的远古气息,在我的周围织起一张特别馨香的网。莽莽苍苍的林子里,老树参天,古藤缠绕,披着厚厚的藓衣,染绿了我的眼睛。
       看那峰顶,浮云悠悠,柔态百出。云轻,绿树浅露,隐隐约约间如披乳纱,灵秀动人。云重,崖壁深藏,飘飘渺渺间翠峰浮现,美若瑶池。我静静的看着这一切,一股恬淡的清香,伴着夏日少有的凉爽和惬意,渐渐飘进我的心田。我无法回避想象的翅膀,正一闪一闪地掠过幽蓝幽蓝的天空。一种难以抑止的情绪催我前行,玉树临风般直立崖边,临摹仙姑水袖长垂的姿态,任双臂舒展,揽山川入怀。

       须臾间,那些云已渐渐衍化成鹅蛋。见云开雾散,阳光满眼,鸟语阵阵,花香袭袭,那明媚的景致竟出人意料地扑面入怀。气定神闲后开怀大笑,豪迈的声浪就在那青翠的山谷间悠然回荡。山色空灵,寂静非常。少歇片刻,又继续登临。登临中,听林鸟欢鸣,观山花烂漫,看那红黄之叶点染在翠色之间,不禁心旷神怡,如达羽化之境。轻风微微,阳光暖暖,登山时的劳累之感早被山风吹散。

       放眼一望,天高地远,那崇山峻岭尽在脚下。山风徐吹,神思荡漾,林涛声响,心绪飘扬。极目远眺,逶迤的山岭如刀砍剑劈一般,那巍然屹立的峰岭绵亘天际状若金汤城廓。青山翠谷,蓝天白云,明媚的阳光洒满整个世界。闭目神绪飞,屏息无妄念。闻鸟语林涛之音,听天籁地息之声,想这无限风光真是美妙绝伦!
       夕阳西下,暮色低垂。晚风劲吹,豪情飞扬。彩霞满天,大地一派苍茫。看那重峦叠嶂,在暮色里如万马奔腾,气象万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赞山河之壮丽,感宇宙之无穷。想岁月之缥缈,叹人生之须臾。
       第二天,我浏览天曌山上的著名风景点——天池湖。天曌山上的天池湖美轮美奂,令人着迷。天池湖是将天曌山中的通天河拦腰筑坝而成的湖泊,水域面积有百余亩,从远处看,天池湖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山间万木丛中,轻烟迷雾,如同蓬莱仙境一般;近看,酷似一位纯情少女,显露出灵气和清纯。树影在明静、清澈的湖水映照下,更显瑰丽色彩。
       登上天池湖的大坝,在雾气弥漫之中,举目远眺,那波光潋滟的湖水显得越发波澜壮阔。天池湖四周清幽,森林覆盖率90%,主要以马尾松、柳杉、桦木、栎等乔木为优势树种组成天然森林生态群。从湖堤向左,现出地砖铺成的林荫小径,这就是情人路。漫步湖畔密林,枝叶错杂,天光一线,突遇绿树掩映的读书亭,令人兴奋不已!它是为了纪念少年司马光在此苦读诗书而建造的。这是一个大角亭,雕梁画栋,飞檐翘脊,在此可观湖光山色、奇峰异石、苍松翠柏,也可仰望天台古刹、东台睡佛。云外遥山耸翠,湖中碧水翻银,佳境美色,令人陶醉。诗人曾在这里癫狂,画家曾在这里发痴,音乐家曾在这里挥泪,无数的游客曾在这里久久流连。湖边的树木盘旋在山腰曲径那样如丝如缕地在我的心头蠕动穿梭。
       曲径通幽,伴着鸟语花香和阵阵林涛,我又来到一个四角亭——山月亭。山月亭红柱黄瓦,屹立于树林之间,亭上有一幅对联:“山高月影小;树幽鸟声忙。”登临山月亭远眺,四周风景如画,各种树木红绿相间,与对面避暑山庄相映成趣。
       从山月亭向里来到半解亭,树木蓊郁,水流飞花碎玉溅入小潭,叮咚作响,如鸣佩环。微风渐起,圈圈水纹层层荡漾,韵味无穷。水声、鸟声、林涛声组成了美妙的和弦,与蓝天碧波相映生辉。
荡一叶轻舟,驶入湖泊,我尽情览阅天池美景:远看四周奇峰,近观亭台楼阁,丹山碧水,波光帆影,赏心悦目,即富山水之美,更富诗情画意,真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任轻舟随波漂游,滑至湖心,我抬头仰望东台,目光掠过陡峭石壁,细细观看,一尊巨大的睡佛仰卧台面,神态安详,尤其是头部眉宇活灵活现。睡佛体态自然,仿佛披着一层厚厚袈裟。四周群山环绕,峰峦秀丽,更富神秘色彩。相传,天曌山的梵天寺在唐代有一个仪清法师,原名王射之,是武则天当朝状元,后官至宰相,晚年弃官到天曌山入佛修行得道。仪清法师圆寂的前一天晚上,雷鸣电闪,洪水大发,尤其是与梵天寺一沟相望的东台洪水来势更为凶猛,一夜之间整个台面被冲成了几条大沟壑。第二天清晨,雷停雨止,整个东台台面光芒四射,佛光普照,当时于梵天寺的观音殿诵早经的僧人想请仪清大师来欣赏这奇观,当他们来到禅房,只见仪清大师双目紧闭,已经在佛光普照下仰卧圆寂了。东台奇迹般形成的睡佛,人们传说是仪清法师功德圆满,悟道成佛,终现佛身之相。直到今天,睡佛虽经风化影响,但整个轮廓形态依稀可见,与之相对的梵天寺形成了天曌山佛教两大奇观:自然之佛与文化之佛,体现了佛教精神“天道”与“人道”、 “自然”与“人为”的融合。
       牵藤攀树,顺着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穿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便来到天瞾山的心脏地带:天台。天台拔地而起,四周峭壁如削,酷似天上琼台楼阁,“天台”因此而名。
       川北最古老的名刹——梵天寺就位于天台台面之上。寺庙依山而建,占地百余亩,隐身于重重古树名木之中,显示出佛教文化的神秘与庄重。
       梵天寺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庙宇气势磅礴,在寺内分布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殿殿相连,佛佛相重。在静谧的天曌山梵天寺,当地父老迄今仍津津乐道讲述武则天的芳踪逸闻:小则天生于利州长于利州,乳名媚娘,其父是利州都督,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其父调离利州,媚娘已经是八岁多的小姑娘,那时,广元千佛崖、天曌山等处佛寺香火已十分旺盛,媚娘因母亲杨氏信奉佛教,经常随母乘滑竿到天曌山梵天寺烧香拜佛并虔诚许愿。有一年农历六月十九,媚娘再次上山朝拜天台,来到观音殿时,整个殿内香烟缭绕,她连磕三头,观音塑像下的莲花突发金光,烟雾顷刻之间汇聚到一起,形成了一条“飞龙”在媚娘头上飘然而过。在场的僧人目瞪口呆,他们认为此女获得菩萨的点化,已非凡人。几十年后,一个仲夏的夜晚,天曌山忽现一朵金莲花和一对红蜡烛,光烛辉映,远照在成都王府井内,该府公子王射之发现院内井中闪着红光,便好奇走近水井,只见水井映着蓝天上有一座莲台,莲台上放有一支闪闪发光的红烛,光芒四射,他感觉有神灵相助,于是夜夜借烛光苦读。因读书劳累过度,一夜在井旁睡着时做了一个梦,一位白发仙翁托梦告诉他井中的莲花在利州的天台台面上。第二天,他独自启程,历经艰辛,步行十余日依梦所托来到天曌山,朝拜梵天寺。在观音殿中看见了那朵玉制的莲花,那花蕊中燃着一支红烛,与府中井内的影子一模一样,他急忙跪在观音殿前叩头,拜谢菩萨显灵并发誓:一定刻苦攻读,将来功成名就后培修梵天寺。后来,武则天当了女皇帝,全面推行科举制度,广纳贤才,王射之也年少得志,高中状元,后成为武则天的名相。
       王状元为感谢天助成名,便奏请女皇。武则天问其故,他便把自己如何借烛光苦读诗书,天助成名之事一一述说。提到利州天曌山梵天寺,幼时的情景立即在女皇心中浮现出来:天曌山古松、梵天寺庙宇、小时在观音殿朝拜的情景,历历在目。女皇心中思忖:也许一切都是天意吧,如今当朝状元都与利州天曌山梵天寺有缘,而我一朝之君,儿时许下的愿应还愿。时隔数日,一道圣旨从京都长安送达利州,女皇武则天亲赐白银五十万两扩修梵天寺,于是,一座气宇轩昂,规模宏大的寺庙随之拔地而起,每年香火鼎盛,朝圣者源源不断。
       1986年,全国佛教协会理事净天法师慕名来到天曌山,查看地形后,从海外化缘筹集资金,在梵天寺原遗址修建寺庙,同时,又从缅甸请回一尊高八尺、重三吨的玉石观音安放其中,梵天寺又基本恢复了原有面貌。
梵天寺历经岁月沧桑,静静地沐浴着日月星辰,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在每逢庙会,来自海内外的香客络绎不绝,天曌山也因此成为名震海内外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
       净天法师圆寂后,离梵天寺500余米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佛塔,塔里供奉着净天法师的舍利子。塔基四周雕刻着净天法师宏扬佛法的事迹和佛教故事。塔名祖师塔,塔周围耸立着数十根树龄四五百年的参天古松,犹如忠诚的护法弟子看守着灵塔。据说在立塔之日,一道五光十色的佛光从睡佛之处升起,众人无不称奇,正应了佛家“归去来兮”之语。塔之东北角,依崖而生一块巨石,名“听涛石”。峰峦如聚,山风过处,松涛阵阵。
       梵天寺近处还点缀有几处佳景。其一是读书台。据《广元县志》载,北宋时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曾任利州转运史,司马光随父在利州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曾留下诗篇“舟航日上下,车马不少闲,近邑辏商贾,远峰自云烟。”据考证,远峰至云烟说的就是天曌山。司马光少年时代曾到天曌山朝山拜佛,他觉得天曌山风光旖旎,富有灵气,便常到天曌山习文赋诗,吟诵佳句,刻苦攻读,日久天长,便在这块石头上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脚印,后人称曰“读书台”。为纪念司马光,人们还在天池湖边修建了读书亭,并题有“凭栏忆司马千古通鉴源天台”,以纪念他和千古名著《资治通鉴》。其二是蟠桃石。它位于天曌山东南角边缘,远眺,一块悬石兀立半空,状似蟠桃;近看悬石顶部较为平坦,约4米见方,一条宽1.2米的沟壑将庞大的悬石身躯与天台分离。站在悬石顶部俯视足下,刀切斧砍绝壁千尺,依稀有左摇右晃之感,令人头晕目眩。真可谓:伫立蟠桃石,四肢软如泥,顺眼往下看,悬在半空里。蟠桃石四周,有高大苍劲的油松,最年轻的树龄也在二百年以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与旁边的蟠桃石相映成趣,构成梵天寺特有的一道景观。相传远古时代,西天王母娘娘将一年一度的蟠桃会设在天台上,馋嘴的岩鹰在喧闹中乘机偷吃蟠桃,王母娘娘怒声呵斥,岩鹰受惊,一张嘴,蟠桃便落下滚到天台面东南缘边,顿时化成一块巨石悬立在崖旁。
       其实,天曌山之所以成为川、陕、甘一带有名的宗教集中地,还在于它不仅是佛教场所,同时也是道教圣地。我信步来到天曌山后山——灵台山。灵台山上建有一道观——灵台观。灵台观顺山脉走向依山傍水而建,造型别致,风格典雅,楼阁亭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群山环抱之中,在丛丛密林的掩映下,更显出道教的静谧和与世无争的哲学思想。
       我信步来到密林掩映的灵台观,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的大殿,这便是第一殿药王殿。殿正中供奉着药王孙思邈塑像,两旁是我国古代名医扁鹊和华佗。灵台观主要是由新殿和老庙组成,新殿顺次由药王殿、仙门、灵官殿、仙人桥、太清宫、三清宫构成。1989年,由青城山皈依弟子倪理兴道长筹资在原址重新修建,老庙以祖师庙为中心,经过维修整治,现已焕然一新。四周分布有慈航宫、真武宫、火神庙,观景亭等。观旁奇异的仙人洞,观下神秘的黑龙潭,还有长满奇花异草的五道湾,构成了后山独特的道教旅游景观。
       顺公路绕右侧,在灵台山山麓前面的一块平地上。山麓建有灵台道观第一门——仙门,仙门牌坊的正上方镌刻“灵台仙境”四个金色大字。从仙门顺山而上,一条宽3米、共109级的石梯直通山顶,平步登完石梯就能看到两座六角楼灵台殿,殿外是八角走廊围绕,殿门有一幅对联:
       护道护坛斩妖除邪  辅国佑民察恶扬善
       殿内塑着灵官大帝塑像,是道教主管纠察护法的神仙,又称玉枢火府天将。红脸三目,头戴铁盔,身披铁甲,手执九节降妖鞭,脚踩风火轮,威武雄壮。殿内供奉的灵官名王善,宋朝人,因办事公道惩恶扬善,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主管天上人间纠察,他的地位与韦驮在佛教中的护法神形象相似,道教也常用灵官塑像来镇守山门。从灵官殿步入仙人桥,桥长百米,将两座山连接起来。36盏大灯笼高高垂挂两旁,紫薇高照,脚下云烟弥漫,大有过桥成仙之感。过完仙桥就是太清宫,大门两边威武雄壮的铜狮,红木大柱上游弋的滚龙,气势威严。太清宫是3层高的八角仙楼,外砌八角走廊,门联上镌刻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殿内塑着高3米的太上老君塑像,身坐青牛,穿太极宝衣,手持羽扇,慈眉善目,令人神往。道教尊太上老君为道祖,开天辟地第一人。
       沿18级石梯拾级而上是三清宫,门前两座石狮对峙,立柱飞龙缠绕,横木上雕刻着花卉鸟虫,形象生动。宫门的楹联宣扬的是清静无为、师法自然的道家思想:
       三清三境三宝开天三教  皈身皈神皈命积功归根
       道教认为天有三十六层,三十三层之上的三清是最高天界,是神仙居住的最高仙境。三清殿正中塑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大神,分别是:居于玉清仙境的原始天尊,也称天宝君,手执灵珠,象征洪元世纪,他长存不灭,降幅人间,所以又叫降幅天尊。居于上清仙境的灵宝天尊,也称太上道君,怀抱太极,象征混元世纪,专管人间长寿和祭祀,万物受益,又叫益寿天尊。居于太清仙境的道德天尊,手执羽扇,也称太上老君,象征太初世纪,他施恩行善,救苦救难,所以又叫流恩天尊。三位天尊都是道教中的最高教主。在三位天尊两旁,12尊精仙真人位列两边。神像后面是巨幅画作;蓝天白云作底色,远处青山寺庙,两边双龙戏珠,大象、仙鹤悠然自得,奇花异草随风怒放,正中顶上光芒四射。
       沿路返回山门,来到灵台山脚下,登右侧密林小径而上,我又去拜谒祖师庙。顺密林而行,一条小溪时隐时现,但闻潺潺水声,嗡嗡峰鸣,清幽宜人。过小溪沿林中木梯而上,约一公里路程便来到祖师庙。祖师庙是由祖师殿、三仙观、观景亭等构成。
       祖师大殿是一座老殿,据险而立,依山而建,周围绿树怀抱,古树掩映,尽显古朴、凝重色彩。石刻记载:东汉武帝建武元年,真武帝在此修行得道,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人们为纪念他而修此庙。进入大殿,正前方高台上塑着真武祖师塑像,造型别致,高2.5米,身着金铁甲,竖眉怒目,手执金刚杵,脚踏龟蛇,口念咒语,气度威严。两旁塑立四位真人,手执法宝,神态各异,增添了威武氛围。传说,当年石匠用了九九八十一天将真武祖师石像雕刻完毕,傍晚大雪,路断山封。石匠一早起来准备收拾行装启程,待来春冰消雪化再将石像运上山,安在大殿上。他忽然发觉这尊石像不见了,出门一看,雪地上留下两行足迹,和人脚印相似,但是比人脚印大一倍,大拇指极大极长。他跟着脚迹走,直到大殿门前不见了足迹踪影。看殿内,真武帝祖师像金光万道,正襟危坐在正殿上,两边横联写着八个大字:威灵有显,普度众生。石匠咚地一声跪在像前,一面磕头,一面喃喃地说:菩萨保佑,菩萨保佑!走出殿门,只见庙前坝子分立两颗檀香树,高两丈,片片绿叶上都有一个罗汉,碧绿晶莹,山风吹来,发出哈哈的笑声,石匠又连连磕头。消息传开,从此,这里香火不断,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祖师庙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张献忠入川,带领农民起义队伍攻克利州,城内贪官污吏逃往灵台山,站在制高点负隅顽抗,遂使祖师庙被战火焚毁。1993年,祖师庙在旧址上修复,现在成了天瞾山道教发展的历史见证。
       在天瞾山中,我看到和听到了灵魂与生命的星座;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远古与未来的绝唱;悲烈与哀愁的低吟;潇洒与怡然的弛张;神仙与凡人的对弈;天地与自然的交响。
       为纪念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2009年经广元市政府批准,将天瞾山——这片隐于群山深处的世外桃源,少了些尘世的喧嚣,多了几分宁静惬意,在一汪清澈的天池湖水上,不时有几只白鹭飞过,在布满古柏、苍松的崇山峻岭中,晨钟暮鼓悠然入耳。亲爱的朋友,来这里找寻千年前的神话,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真可谓是人生的一件美事。不亦乐乎!
版权申明:如图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访问首页留言系统反馈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查看处理)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广元市作家协会主管 广元市报告文学学会主办   gybaogao.cn   2006-2024  版权所有
地址(ADD):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广播电视大学综合楼    联系电话(TEL):189-8120-9818   
E-MAIL:【137477344@qq.com】    备案号:蜀ICP备19018767号      

川公网安备:51080202000038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