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的盛夏,酷热难耐。走进广元昭化区光华村,中梁村2000亩有机茯苓种植基地,穿过清幽而又潮湿的森林,笔者顿觉凉爽无比,但见每棵马尾松树有序间隔,每20 米一摞呈井字叠放的椴木。林地上每隔一米就有一垄隆起的土包,下面种植的正是茯苓。曾经杂草丛生的林地摇身一变,成为全区茯苓种植的核心区域,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窝窝”。
“世界茯苓看中国,中国茯苓在昭化”。近年来,这里的人们大力种植茯苓,发展一村一品,让绿水青山成为了“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的人端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鼓起了“钱袋子”,2022年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
父女同心敲开“致富门”
“这个是5月初下的茯苓种,昨晚下了雨,形成了茯苓生长的最佳条件,每天可长半斤,采收时可达40公斤左右。”广元市佳华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商婕,用手创出一个1斤多重的褐色“土疙瘩”,喜孜孜地对笔者说道。
茯苓是非常珍贵的健脾利湿中药材,有健脾止泻、补益心脾、宁心安神、增强免疫之功能,素有“十方九苓”“药膳白银”之誉。唐代《道藏》把茯苓列为“九大仙草之一”“除湿之圣药”“仙药之上品”。
提起昭化区种茯苓的能人,非商友剑莫属,这个年逾六旬的汉子,当过教师、做过后勤。2010年,他毅然辞去铁饭碗,尝试种植桔梗。栽种之初,桔梗的市场价格约为80到120元1公斤,商友剑种植了1500余亩,谁知成熟之时,市场价格狂跌到了12元1公斤。这一亏损就是300万元。
商友剑没有气馁,坚持种植板蓝根、金银花、白芥子等中药材……摸爬滚打中逐步站稳了脚跟。2015年,商友剑种植了100亩茯苓,当年净赚了16万元。2018年,正当他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谁知遇到了洪灾,又亏损了近500万元。“我就不信我比别人差”,商友剑发誓要干出名堂,闯出一条种植茯苓的新路。
“人这辈子做好一件事,就算没有白活。我就是个茯苓命,这辈子只能与茯苓打交道。”从那以后,商友剑迷上了茯苓,他先后成立了广元市佳华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义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集茯苓种植、技术研发、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2000平方米加工厂,年可制备茯苓菌种100万袋以上,年产鲜茯苓1000吨,产值500多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元。先后获“国家林草局乡土人才”“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林业产业先进个人”等称号。
2015年,带着“打造我们自己的川产道地药材”的雄心,商婕从川师大毕业后返乡加入公司,她发挥年轻人特有的拼劲、闯劲,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等院校开展合作,加强优良品种选育、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及深加工产品研发等。昭化茯苓“种一休三”模式入选全国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先后获“广元市脱贫攻坚特别奖”“广元市巾帼扶贫之星”“昭化区优秀乡土人才”等荣誉。
几年来,父女俩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认真摸索茯苓种植新技术,茯苓单个重量最大达68公斤,标本被北京大学药学院博物馆收藏。成都中医药大学通过对全国12个茯苓主产区46批样品检测,昭化茯苓醇溶性浸出物、茯苓多糖、总黄酮含量均排名第三,总三萜含量排名第二。公司先后获“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四川省林草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四川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并通过了有机认证和GAP备案。“昭化茯苓”更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柳桥乡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光华村和中梁村地处盆地丘陵向山区过渡地带,平均海拔900米。有村民400多户1500多人,其中脱贫户51户156人,虽然早已脱了贫,但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一直是村支两委的心病。2019年,他们依托森林植被资源、有利的地理气候环境,引进了佳华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建立了2000亩有机茯苓种植基地,吹响了茯苓种植的集结号。
林下种植唱响“致富经”
几年来,父女俩以林地为笔,以山水为墨,依托茯苓种植基地,绘出了最美的“风景”——“种一休三”循环发展模式。2020年9月,该模式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介。
“因为茯苓是菌类,菌类无法连续种植,所以需要种一年休(空)三年。空的这三年,我们就改种黄精、牡丹、菊花等林下药材,将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样能确保林地的可持续收益,减少林下腐殖质堆积,不会产生甲烷等易燃气体,有效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义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堇事长商友剑介绍道。
商婕接过父亲的话头,“种一休三”有两个好处,一是对种植茯苓后的土壤起到一定净化作用,在轮作中药材3年的间歇期,通过管护,地面上的松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二是提供充裕椴木原料,“种一休三”每次间伐三分之一左右,为茯苓种植提供了充足的椴木备料。植被破坏率为零,产出的茯苓药用价值较普通品种提高10%,经济价值提高10%,亩产提高30%。
公司骋请了北京大学教授屠鹏飞、湖南靖州茯苓种植专家杨运富、成都中医大学教授李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教授舒光明等专家学者,开展昭化茯苓“352”提升工程技术攻关、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有机产品生产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大大提升了茯苓种植的科技含量。公司还在茯苓精深加工上下功夫,茯苓米酒、茯苓富硒面、茯苓酥、茯苓丁粉等产品先后面市,远销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提高了茯苓产业的经济效益与品牌效益。
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高校+基地+农户”的模式,与种植户签订了产品保底回收协议,并为当地贫困种植户免费发放了150余万元菌种,累计发放分红70余万元,合作社158户社员平均获得分红近4000元。2021年,佳华公司累计用工1万余人次,发放劳务工资近100万元。仅光华、中梁两个村林地流转费用和务工费年约50万元,峰值用工每天80余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我在这干了3年。”中梁村贫困户付少清正在基地里对茯苓进行覆土,每年她能挣上8000元。付少清坦言自己从未想过昔日的山林也能有所作为,成为“金山银山”。
“我们这里林地以前没有效益和收入,木材运不出去,也卖不掉,现在种了茯苓,带动了周边的就业,上了年纪的,无法出去务工的,每年达到了300到400人次。”马克思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静感触颇深。
“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2020年6月,中梁村跻身全区“三星文明示范村”行列后,开展了家庭道德积分评选。“这次评比我得了20分,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我要继续努力,争取得满分!”脱贫户尤刚先心情激动,高兴之情从脸上舒展开来。
这年,光华村14岁少年杨海龙跟随父母上山耕地,耕地机突然不听使唤,致使爸爸失去重心。紧要关头,杨海龙冲上去拼命控制住了机器,爸爸没事了,他的双腿却被卷进机器,造成双腿粉碎性骨折。手术室前,他还安慰说:“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哭。”他用勇敢和坚强回报了父母养育之恩,荣获广元市“最美孝心少年”。
惠及乡邻织密“致富网”
“我发展茯苓产业已经4年多了,每年都有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收入,合作社不仅负责技术指导,还包回收,菌种也是免费提供。”中梁村脱贫户王一金高兴地逢人便说。
“今年我又扩大了种植规模,种了200余亩。按照1亩产1吨到1.2吨计算,总产量将达到240吨左右。”种植大户张楠对发展茯苓充满了信心。
“药材种得好,致富少不了。松下种茯苓,长成金元宝。功到秋华实,小康路上跑。”这是当地群众传唱的一首顺口溜。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在商氏父女的带动下,如今,昭化区茯苓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累计带动了1100余户发展茯苓产业。全区从事茯苓生产和销售的新型经营主体达300余家、茯苓企业2家、茯苓种植专合社5家、种植户486户,形成了全链条发展的茯苓产业。公司在旺苍、青川、剑阁等区县20余个乡镇累计带动种植户达1300余户2万亩以上。
对于贫困种植户,公司保底回收的价格每斤高出5角至1元。“听起来不多,但是算下来我们每年要让利30万元。”不仅如此,贫困户只要愿意种植,商氏父女就免费发放苗种。近年来,公司先后在柳桥村、塔子村修建公路8000多米、蓄水池8口、水渠3000米。并为务工人员购买意外保险、支付酬金、业绩分红、土地租金等,当地群众人均增收5000至10000元。
公司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连续4年为柳桥村26户脱贫户发放经营性收益分红20余万元;为太公双龙小学捐献2万元生活学习用品;为王家、卫子等乡镇13户残疾人和42户脱贫户捐赠生活物资5万元。同时,积极开展免费技术培训推广茯苓种植技术,受益群众达8000余人。
目前,公司正在实施352工程,即打造“昭化茯苓”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填补全省茯苓行业标准的空白,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形成茯苓产业的全产业链标准,为进一步形成茯苓国家标准奠定基础。
松下种茯苓,林地变金银。商氏父女为光华村,中梁村农民开出了致富“良方”,让茯苓产业成为助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广元日报》等媒体先后予以报道;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司长王俊中、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主任顾少平、原四川省副省长尧斯丹、省林业厅厅长李天满、原广元市委书记邹自景等领导先后前来公司视察指导,给予肯定和鼓励。
“环境改善了,产业发展了,收入提高了,群众的笑容多了。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丰富的松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把茯苓产业做成朝阳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奏响林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合唱。”谈到中梁村的未来,党支部书记刘培春喜不自禁,成竹在胸。(何广华 邓 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