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种烟很辛苦,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重点是要把好四个环节,一是种植;二是烤制,三是晒制,四是扎把”王开周说起种植烤烟流程时,两眼放光,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有道是人有所长,术有专功,没有十年烤烟种植历史,难有如此经验之谈。
坐在笔者面前的王开周,剑阁县杨村镇官店村人,身材适中,面呈斯文,神情刚毅,原以为五十五岁左右年龄,而真实年龄却是65岁了,难不成是那“黄金叶”的功效让他年轻了10岁?
王开周出身于兽医世家,青年时期曾是当地农户家中的座上宾,碰到六畜兴旺的年头,他一家三代出诊,吃的香,挣钱多,可谓风光无限。1981年,土地承包到户后,王开周所在的乡兽医站开始革故鼎新,全员实行自负盈亏制,兽医业“供给制”至此划上了“句号”。
王开周的职业转轨之程始于八十年代中期,他一边行医,一边贩牛,混到1991年,他索性放下医药箱包,毅然告别家乡闯荡广州,随即一头扎进建筑行业,当起了包工头……五年后,思乡心切的王开周带着一笔不菲的资金“荣归故里”,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再次操持起了贩牛生意。2000年的一天,他贩牛路过剑阁县木马、柏桠乡一带,看到当地农户遍植烟叶,长势喜人。随即与烟农一阵摆谈,得知种植技术难度不大,不择田地,只要肥料充足,荒地也能种,且利润可观。王开周心里算了一笔帳,觉得是个有盼头,有“钱途”的产业。于是下决心从此不问“牛事”,回家心无旁骛种起烤烟来。
別看王开周生长在农村,行事做事总是大谋划,大手笔。发展烟业的起步阶段一种就是上百亩,顶峰的时候达到140亩。他不只是在当地持续种烟,还到县内元山镇去投资种植烟叶。从理论上讲,他在商海折腾了这么多年,应该是农村最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但世事往往出人意料。
2012年,一场婚变让王开周迅速成了精准贫困户。他知道,长时间的忧伤、痛苦只能让自己活的越来越糟。很快,他调整了心态,选择了坚强,再度崛起。他看准农村打工已成主流,荒地越来越多这一趋势,继续种植烤烟,依然不改大气本色,种植量还是百亩以上,还兼种南瓜、红苕助增收。南瓜、红苕原本是不起眼的农作物,如今却成为城市宴席中人人必吃的养身食品之一,且种植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王开周精准发力广种遍植,效益稳产翻番,“钱途”一片光明。
种植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留守人员这时正好被派上用场,近十年来,王开周以烟创业,助民增收,每年解决当地村民务工20余人,为村民支出劳务费用近二十万元,户平增收一万余元。王开周本人每年实现产值六十余万元,实现纯收入十余万元,由一位一无所有的贫困户逐渐变身成为远近闻名的烤烟种植大户。
“如今,党的扶贫富民政策越来越好了,镇村领导对我的烤烟产业也重视,一直把我们支持到脱贫致富。我现在虽然快到古稀之年了,但我自信还能干上五年不成问题,我要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都能挣到钱,都能过上幸福的日子”王开周的快乐之情溢于言表。(记者杨威)
|